爺爺奶奶的時代到了·老齡化漸高對社會的影響

公頓1980年最甜美的歌曲,是由英國斯托克球特的聖威尼發雷德學校合唱團演唱的“沒有人比得上奶奶”。歌詞中唱到:“奶奶,我們愛你,”他們唱道。“奶奶,我們知道。雖然你在遠方,但我們會想你。”因為各地的孩子都將它作為耶誕節的禮物送給奶奶,所以它在英國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今年秋季學期,新課標開始施行。“新課標”的頒佈與實施,體現了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對教育的本質理解,也體現了國家對未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預設與憧憬。

01讓我們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如今曾經天真無邪的唱詩班成員也開始成為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教育方式也發生了天覆地的變化。兩代人的趨勢也因奶奶和爺爺變得更為重要。

首先,人們的壽命更長了。這1960年以來,全球估計期壽命已從51歲上升到72歲。其次,家庭成員總數正在縮小。女性一生中估計期生育的嬰兒數量減少了一半,從5個點降到2.4。這意味著在世的老人與子女的比例正在進一步上升。令人驚訝的是,對此的相關研究很少。《經濟學》無法找到有關在世老人的可靠數據,因此我們特請德國馬克斯們朗克人口研究所的Diego Alburez-Gutiérrez通過研究聯合國年齡和人口數據以及每個國家的親屬結構模型,得出了一些沒辦法估值國家的數據。我們發現世界上有15 3040老人,高於1960年的53040。他們所占的總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從17%升至20%。老人與15歲以下兒童的比例也從1960年的0.46躍升至今天的0.8。

到2050年,我們預計將有213040位老人(占人類的22%),當老人人數略多於15歲以下兒童,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證據表明,孩子們在老人的幫助下會做得更好——實際上,老人的幫助通常指的是來自祖母的幫助。它把有助於推動另一場剛實現的社會革命——女性進入有償工作。

由於各一個國家的生育率和估計期壽命差異很大,老人的年齡比例尚未在所有國家出現(見圖1)。他們占保加利亞人的29%,但只占布隆迪人的10%。他們的平均年齡也相差很大,從烏干達的53歲到日本的72歲(見圖2)。

考慮塞內加爾。大多數塞內加爾農村的人都是自給自足的農民。儘管生育率從1980年的每一名婦女生育7.3個嬰兒下降到現在4.5的,但家庭成員總數較高仍然是常態。15歲以下兒童與在世老人的比例為3.5比1。這個穿藍白相間頭巾的84歲女的人,叫艾米·迪亞洛(Amy 迪亞洛)在被問到年齡時,她不得不仔細思考。“三十歲,”她盤腿坐在家中的地板上說道。她家她位於首都達喀爾郊外的塔利布貝斯,這條街上無比擁擠,馬車、摩托車和汽車擠在一起。作為家中最年長的成員,她備受尊重。她給年青人的道德指導是:誠實守信,維護傳統,尊老愛幼。每年,她也會帶著近一百人的大家庭,前往穆斯林聖城蒂瓦萬朝聖。

老人傳遞傳統信仰、故事、歌曲和歷史感。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存在對新的家庭給予了幫助。例如,在岡比亞農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老人幫忙的家庭,兒童會顯得更懂事;在撒哈拉非以南非州,與祖父和住的孩子上學的概率高出約15%,與祖母和住的孩子高出38%。

至於迪亞洛夫人,她從未在外工作過。但她幫助她的後代照看家庭,儘管她自己有八個孩子,但她的一個女兒Ndeye還是找到了一份辦公室工作,因為迪亞洛夫人能夠幫忙帶孩子。然而,儘管充滿愛和責任感,迪亞洛夫人也無法照顧所有的30孫子孫女兒,因為國家提供的幫助很少。與Ndeye一樣的是,迪亞洛夫人的許多女兒和孫女人從未在外面工作過。這在當地普遍:在塞內加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適合齡工作婦女正在工作或正在尋找工作。最貧窮國家的老人盡了最大努力,但是還不夠。

02她在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比較富裕的地方,生育率下降得很多。例如,一名典型的墨西哥婦女預計只生育兩個孩子,而1960年時快要七個。墨西哥在世的老人與孩子的比例是塞內加爾的3倍。因此墨西哥阿布埃拉的老人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孫子身上。Irma Aguilar Verduzco和她的女兒(也叫Irma)以及兩個孫子Rodrigo和Fernanda住在一起。她做飯,辦學,和孫子們一起讀書。從三歲起,現年16歲的羅德裏戈就喜歡喝杯咖啡,坐一下來和祖母聊天。現年12歲的費爾南達仍然喜歡和她一起睡覺。與此同時,小伊瑪長期以來每天工作12小時,目前擔任大型鐵路專案瑪雅火車的經理。她離婚了,她說她的前夫“幫不上忙”。沒有艾瑪的幫助,他“什麼也做不了”。

在墨西哥,祖母就是照顧幼兒的主要人群,尤其是因covid-19許多幼稚園被迫關閉後。老人們照看近40%的6歲以下幼兒。在奶奶搬進來之前,伊爾瑪一直在掙扎。“母親不理解墨西哥職業的固定性”她抱怨道。她的孩子經常獨自在家。“有時我付錢雇人照顧他們,但價格時常負擔不起,也很難信任別人。” 多年前的一天,羅德裏戈從幼稚園回家時骨折了。伊爾瑪懷疑孩子受到了虐待。有媽媽在身邊,孩子會覺得更放鬆。美洲開發銀行的米格爾·塔拉馬斯(Miguel Talamas)和他的同事們試圖估算墨西哥祖母幫助她們的女兒獲得有償工作的價值。他們研究了祖母去世後家庭發生的事情。好布埃拉( Abuela )的去世令她女兒參加勞動力的機會減少了27%,並使她的收入減少了53%。

與老人一起生活並不總是這麼容易。他們可能有過時的想法或很多的尊重。在印度,夫妻一般與丈夫的父母同住,一種訪談類的電視劇講述了妻子和婆婆之間令人擔憂的關係。2018年對印度農村婦女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與婆婆住在一起的婦女幾乎沒有自由。只有12%的人被允許單獨拜訪朋友或親戚。一個對兒媳婦嚴加看管的祖母,會讓她的兒媳婦更難外出務工。但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一般而言這種行為受家務多少的影響。隨著印度的生育率從1960年的6個下降到現在的2個多點,這種幫助變得更加集中。男馬遜的Madhulika Khanna和智庫3ie的Divya Pandey研究了mummyji死後印度婦女的遭遇。他們發現,兒媳從事或尋求有償工作的可能性要低10%,這可能是因為她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撿柴火和照顧孩子。即使是霸道的祖母,也會在照顧孩子的方面盡一份力。

富裕國家通常提供幫助婦女兼顧育兒和工作的服務。但是,許多父母仍然會尋求老人的額外幫助。養老金可以幫助老人放棄工作。根據一項調查,在美國,50%的幼兒、35%的小學先生和20%的青少年通常每週都會與老人共度週末。馬尼托個大學的珍妮絲·康普頓和華盛頓大學的羅伯特·波拉克對美國人口們查數據進行了分析,住所與祖母住所距離25英里以內的家庭,已婚育有小孩的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提高了4-10個百分點。

正如一些人所說,“奶奶保姆”也有缺點。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幼稚園或保姆相比,老人更有可能令孩子置身於健康隱患附近。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和日本的研究標明,老人身邊的孩子更容易肥胖,但尚不清楚這些是由於溺愛還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03給我們一本書,她會讀儘管祖母們幫助女兒們重回職場,但這些通常意味著祖母們自己要退出職場。“這是一個明顯的權力衡,”塔拉馬斯先生說。回到墨西哥後,赫梅琳達·科潘戈·巴斯克斯(Hermelinda Coapango Vázquez)是一名夢想師,但現在的時間只會用來照顧孫子。“我的孫子就是我的生命,”她說。“我沒有伴侶,我也不是一個有很多朋友的人。” 來自巴西的一項研究發現,當0-3歲的孩子被隨機分配到正規的幼稚園時,家庭的集體收進更高,這主要是因為老人和年長的兄弟姐妹可以騰出時間去工作。

另一個陷阱是,嚴重依賴祖母照顧孩子的家庭不太可能搬家和找到更好的工作。維爾茨堡大學的伊娃·加西亞-別說蘭(Eva Garcia-Moran)和馬德里自治大學的佐伊·庫恩(Zoe Kuehn)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居住在公婆婆附近的西德女性收入與同齡人比低約5%,通勤時間也更長。完全或主要由老人撫養的孩子往往比同齡的人更糟。在美國,大約2%的兒童主要由老人撫養長大,北伊利諾伊大學的勞拉·皮特曼(Laura Pittman)發現,與同齡的人相比,這些青少年中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更多。這也許並不奇怪。如果孩子不和父母住在一起,通常是因為出了什麼大問題:家長入獄;家長去世或無能力養育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與老人同住比其他選擇要好得多。

來自路易斯安那州個吞魯天的68歲的凱蒂·克拉克(Katie Clark)擁有一個孫子的單獨監護權,並且由於女兒吸毒成癮,無法照看孩子,所以在女兒出生後不久,她就接手了女兒的第一個孩子。大約12年後,無家可歸的女兒帶上另外五孩子來到這裏,並把孩子遺棄在凱蒂的家裏,現在又和員警一起要要回監護權,目前女兒擁有五個孩子的監護權,凱蒂擔心她又一次忽視了孩子,所以現在孩子完全由凱蒂撫養長大,正在上大學。

在中國農村,老人的社會福利幫助,減少很多生活困擾。如戶籍問題,移居城市的中國農民被視為二等公民。他們的孩子被當地公立學校拒之門外,因此他們常常呆在父母家鄉的老人身邊。但農村學校往往很糟糕。老人雖然很喜歡孩子,但是往往幾乎不識字。斯坦福大學的斯科特·羅澤爾(Scott Rozelle)發現,中國農村半數以上的學齡前兒童存在語言障礙,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的老人沒有意識到與他們交談的重要性。

在中國城市一孩子政策(2021年成為三胎政策)在城市的檢查總是在農村更嚴格。許多城市家庭由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組成。因此,不乏溺愛。城市孩子通常在工作日與老人共度時光,週末與辛勤工作的父母見面。在中國,幼稚園價格昂貴且不受信任。祖母通常在50多多歲時退休,以照顧寶貴的獨孫。中國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為62%,略高於美國。“要想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就得努力掙很多錢。”建築師周寶說,“4-2-1”家庭的媽媽周寶,讓爺爺奶奶幫忙育兒。但“在賺錢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失去陪伴孩子的時間。” 她表達了一種們普遍的恐懼,即老人往往會寵壞他們唯一的孫輩。“他們可能過於寵溺,”她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性格。”

共產黨提倡傳統價值觀,例如家庭成員相互照顧,而國家則不必這樣做。在北京,政府甚至在2005年設立了一所學校,教老人如何更好地照顧孩子。但下一代可能不希望繼承同樣的責任。恒生生銀行的王丹認為,現在很少有中產階級父母期望在幾十年後撫養他們的孩子。丹女士擔心,如果他們選擇不做老人,那可能會讓他們的女兒更難兼顧母親和工作。

04只停留一會兒總的說來,照顧孩子似乎對老人有好處。那些花時間陪伴孫輩的老人抑鬱或孤獨的情況較低。但年青人可能會感到疲憊、很沮喪和反感。在新加坡進行的一項主要針對華裔家庭的研究發現,許多人照顧孫輩更多是出於責任,而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有時老人渴望更輕鬆的退休生活。墨西哥的祖母Irma承認,隨著孫輩變得更獨立,她更願意去旅行。

老人有充裕時間放鬆的地方之一是瑞典,強大的福利國家意味著父母很少依賴他們。對每一個孩子,一對瑞典夫婦可以休16個月的育兒假,其中大部份時間國家支付給他們大部份以前的工資。之後,有補貼的幼稚園,父母雙方都回去工作是常態。由於幼稚園無處不在,瑞典人發現搬到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相對容易。

隆德大學的安德烈亞斯伯格說:“偶爾老人可能會從學前班接孩子或保姆,但不是總是如此。” 與其讓女兒兒回去工作,老人可能會讓她和丈夫出去吃飯。斯德哥爾摩智庫Timbro的安德烈亞斯海諾說,老人的幫助是“額外獎勵”。

05她的盤子裏有很多育兒假補貼如此慷慨,甚至企業家也能從中分得相當大一大部分。Sandra Kastås在斯德哥爾摩經營穿兩公公司。當她的兒子於2021年出生時,她請了兩個月的假期,然後花了一年的時間兼職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名IT專家。儘管她的日程安排很忙,但Kastås夫人並不期望她住在偏遠的哥德蘭島上的父母提供幫助。她的母親“通過其他方式表達她的愛”,例如她編寫的書籍和一套衣服。她在FaceTime上與她的孫子交談。“當她打電話時,他會擁抱電話。它很可愛,”Kastås夫人說。

大多數瑞典人對他們的制度感到滿意。但一些老人抱怨孤獨。近一半的瑞典家庭由一個人組成,是僅次於芬蘭的歐洲最高水準。在1040萬人口中,約有90萬人超過60歲獨居。其中,五分之一被認為是社恐的,這意味著他們每個月見朋友或家人的次數不超過兩次。在疫情,瑞典人陰暗地開玩笑說,鄰居老人很容易去世,因為“反正我們也不常去看看老人。” 來自州或中東讓他們的移民常常對瑞典家庭的分裂程度感到可怕。

歷史學家拉爾斯·特拉加德(Lars Tragardh)稱讚瑞典的“國家主義者主義”。他說,國家把人們視為一個體,因此他們可以做出自自己的選擇,而不必依賴他人。其他地方的父母羡慕他們的北歐同齡的人得到的幫助,儘管為此需要支付更高的稅款。即使如此,最慷慨的福利國家也無法提供愛。

為瑞典地方當局協會工作的海倫娜·鮑斯(Helena Paues)描述了她他親自如何喜歡帶她有閱讀障礙的兒子威了(Wille)參觀博物館。“他熱愛事實和科學。我想他的祖父帶他參觀了斯德哥爾摩的所有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維京博物館等等。他們的關係非常密切。他在年輕時也曾為學習讀寫而苦惱。”夏天,孫子們住在老人的避暑別墅裏,在湖泊裏游泳,在樹房子裏喝檸檬水。他們每年都吵穿要做同樣的事情。Paues女士說,她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不需要談論別,只需要做自己就好。較好孩子學會聆聽,孩子的意見也很重要” 她總結道:“作為一個孩子,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更多的成人思維。”

本文源於印刷新版的國際大部分《老人的時代》

幸福感是一個U形狀的曲線,人在年少時事事可樂,人到高齡晚年也能自得其樂,但在中年步入老年的期間往往是人生幸福的低谷期。那麼如何幫助老人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呢?做到以下這幾點,快樂每一天~

PART 01老人角度·積極樂觀地看待事物

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然而很多時候,輕鬆速成的捷徑並不存在,真正的秘訣卻是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的老生常談。真正的樂觀是全面積極的,而非一味盲目樂天。睿智的人並不欺騙自己說每件事的發生都是為了冥冥之中一個最好的結果,但他們有能力在所有狀況中選擇一個最積極的態度。有時候,與其執迷於自己失去了什麼,不妨看看自己因禍得福擁有了什麼,換一個角度,頓時海闊天空。

PART 02老人角度·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後會對自己的價值感產生懷疑,從而造成失落或焦慮。如果老人能有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情況會大不相同,對興趣愛好的投入會讓老人重新找到價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老人過往由於繁忙,沒有形成固定的興趣愛好活動,子女可以根據老人的喜好幫助老人建立興趣愛好。例如幫助老人購買喜歡的書籍、通過網路找到老人喜好的內容,還可以鼓勵老人參與各種興趣愛好組織,都可以讓老人過得更充實開心。

PART 03老人角度·多參與社區活動

“要想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作為老年人,首先應該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要主動想辦法豐富自己的生活。要讓自己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從而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愉悅。

所以小編建議老年人們要多參與各種活動,比如,做義工、做志願者、做慈善等等,要多走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讓自己擁有更開闊的心胸。因為只有參與了,你才有機會學習新的知識。另外,要多走進社區,通過服務社區獲得存在感,建議大家要退休不退群,這也是提高老年生活品質的好辦法。

PART 04孩子角度 傾聽陪伴

科學證明,老人家多說話對健康是有好處的。很多老人敏感,脆弱,他們想說話,卻總被嫌棄啰嗦。聽聽老人家說話,耐心點,再耐心點,即便有些話你已經聽過無數遍了,也別以粗魯的方式打斷他們。尊重他們,愛他們,耐點對待他們,就像他們曾經對你那樣!他們需要被尊重,特別是被自己的子女尊重!

從群居年代過來的人,老人其實無法忍受這種子女常年奔波在外,回家像做客一般,來去匆匆。他們喜歡熱鬧,喜歡兒孫滿堂,但現在,這種日子越來越少。有空就回去陪陪家裏的老人。早點起床,放下手機,關掉電腦,陪他們散散步,說說話。對老人來說,這就是他們最渴望的陪伴,他們最簡單的幸福!

PART 05孩子角度尋求老人的建議

別一張嘴就“爸你不懂,這事我自己想辦法”,“媽你別問了,你又幫不了我”。老人一輩子風風雨雨過來,偶爾在遇到難處的時候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聽聽他們的看法,你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你一定能收穫鼓勵和支持!反過來講,老人會覺得他們被重視,被需要,也更願意坦露心聲。

在適當的時候認同他們,讚美他們,他們會滿足地像孩子一樣。家庭越來越和諧,不僅僅是老人幸福感提升,子女也會倍感幸福,何樂而不為。有句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在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上有著比我們更加豐富的積累,我們可以多聽聽老人的建議也無妨,很多心理學實驗也證明老人的決策並不比年輕人更差。更重要的一點,如果可以多和老人溝通交流,讓老人一起分享子女生活的快樂、分擔子女的一些煩惱,會讓老人更加具有價值感,從而更加幸福。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人間四月天,萬物悄然復蘇,中老年朋友們也應著手養生了。在春天打好底子,補充足夠的營養健康生活。除過一日三餐的營養要跟上之外,還建議閒暇之餘多補充這幾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PART-01-鋅 元 素

鋅被譽為人體的“生命之花”,對人體有著較大的影響。從代謝到免疫能力、組織癒合以及修復,都有鋅的存在。細心的子女會發現,父母年老後做的菜越來越鹹,這和老人味覺退化有關,而適當補鋅可以提升味覺。日本大學醫學部調查發現,60~65歲的味覺障礙者中,28%血液裏鋅含量不足,而通過補鋅,70%的人症狀得到改善。

因此,味覺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醫院檢測體內鋅含量,如果確實缺鋅要及時補充。缺鋅不太嚴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鋅的食物來對抗味覺障礙。食物中鋅的供應主要來自貝類、蝦蟹、肉類、魚類,芝麻、松子的鋅含量也很高。

PART-02-鐵 元 素

鐵是攜帶氧氣進入組織的重要元素。作為構成人體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如果沒有藥物干預,一個人的飲食攝入體內的鐵含量是不足以滿足身體需要的,最終會發展為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水準低,血液無法為細胞提供充足的氧氣。

富含鐵的食物有紅肉(即表面呈紅色的肉類)、家禽魚,菠菜、堅果、種子和杏幹,但是人體吸收動物蛋白的能力更強。其他富含鐵的食物還有蛤、牡蠣、和大豆。除了多吃富含鐵的食物之外,還要多攝入有助鐵吸收的食物,如富含維生素C的青椒、柳丁、柚子、葡萄柚、獼猴桃和石榴。

PART-03-蛋 白 質

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補充。值得推薦的是,雞蛋中蛋白質利用價值較好,但因蛋黃含膽固醇較高,比較適合不需限制膽固醇攝入的老人。

膽固醇水準高的老人,可以補充南極磷蝦油哦~含有多種優質蛋白,還能補充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PART-04-維 生 素 D

維生素D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軟骨病或骨質疏鬆。近年來還發現,維生素D對預防多種癌症、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症、抑鬱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幫助。

一般來說,人體中維生素D來源有兩個:一是通過曬太陽依靠自身皮膚合成;二是從牛奶、蛋黃、海魚、蘑菇類等食物中獲取,但含量比較少。由於老年人的皮膚功能下降,通過曬太陽自身合成維生素D的數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補充。

PART-05-鈣 元 素

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長期缺鈣的老人更容易出現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欲減退、失眠、多夢等問題。因此,老人應該定期監測骨密度,並注意補鈣。補充老人身體所需營養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食補儘量避免藥補,畢竟是藥三分毒。如果不是生病時儘量還是減少吃藥,科學營養的贍養老人,陪伴老人們幸福生活,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TOP